本篇文章766字,读完约2分钟
清代( 1644-1911年)的佛像在北方以藏传佛教系统的造像为主流,南方汉族以前流传的方法雕塑衰落,无法复原。 干隆时期佛像的艺术性略高于康熙时期,不像康熙时期庞大且千篇一律的佛像。
清代的民间佛像和清政府的统治一样,干隆朝以后,在江河日下,缺乏善。 但清朝从康熙年开始模仿明朝的方法,在北京紫禁城内的建筑事务所监修了许多金铜佛像。 由于干隆帝本人也信奉藏传佛教,亲自聆听佛像的格式,佛像制作精美细腻,体现了宫廷的审美趣味,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莲花瓣在康熙时代初期是底座一周,时代越久,底座背面的花瓣逐渐简化,变成如意的云头绽放光芒。 到了干隆时代,后面的莲花瓣几乎被省略,只装饰正面的莲花,莲花瓣内侧的层不再装饰云彩图案,几乎都是素莲花瓣,几乎看不到满是莲花瓣的莲花座。 莲座最下面的边缘不是明代和康熙造像的直墙样式,而是一律做成圆形的隆形,给人一种圆润的肥厚感。 干朝佛像面相比康熙丰满,额头宽隆,脸型偏四,面相饱满,眼睛写实,上眼面部下垂,弯曲大,呈俯视形。
干隆期的造像有真的吗? ? 几乎都在用,铜冶炼致密,造像器壁致密,触手感觉坚硬清爽,还有重量。 用金属敲击,声音清晰悦耳。 就像铜铃一样。 干期佛像面相奉圆适中,比较优美。 特别是双眼的形状写实,上眼的脸呈弧形,感觉有点抬起来,眼角有点抬起来,生动地传神。 菩萨像的币帛从双肩垂下,美丽地抛向两侧,然后缠绕在双臂上,通过双臂双重垂到底座前,呈带状。
这个观音身体比例和谐,形状优美。 穿着中式服装,衣服图案呈放射状,衣服褶曲生动,布帛宽大。 胸前装饰的璎珞、念珠、雕刻的极为美丽纤细,华丽高雅。 底座呈卷腰式仰莲座,形状宽敞,莲瓣宽胖,莲瓣圆润,底沿外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有意向的可以直接联系长沙艺库
标题:“2021年精品推荐 清铜胎观音像”
地址:http://www.nzfgj.org.cn/nhtt/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