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02字,读完约8分钟
原志愿军第3兵团12军34师106连队长武效贤的1957年亲笔复印件《上甘岭之战537.7北山战斗回忆录》
和
原志愿军第3兵团12军34师106联队干部股干事杜念沪口述
女儿武燕平整理
目录
一.把我的爸爸和妈妈引见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1 .参加军事学院的建设计划
2 .基本系教务干事
3 .追求婚姻自由:解放初期军队中的婚姻模式
4 .认知武效贤(个子不高,但干净利索,人很好
5 .他是我可以托付的人,爱情开花
三、下令出征
1 .我选择了和恋人一起征服沙场
2 .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鸭绿江
四、上甘岭之战
1 .上甘岭战役的背景
2.537.7和597.9高地争夺战
5.106连队出征
1.106团的任务
2 .生死诀别
3 .上甘岭阵地的战况
4 .必须让英烈的灵魂回到故乡
5 .改变战略
6 .新战略的效果
7 .战斗胜利,慰问阵地
8 .再见上甘岭---难忘的28日晚上
9 .爱与和平
六、后记
三、下令出征
1 .我选择了和丈夫一起征服沙场
1952年7月12日上午,军事学院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高级速成系和高级速成系第一届毕业典礼。 刘伯承院长主持了盛大的毕业典礼。 在仪式上,刘伯承宣读了毛泽东7月10日为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第一届毕业学生发的训辞,鼓励他们继续前来,为人民立下新的功绩。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武效贤作为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第一届毕业学生,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所有的训练科目。 大学领导选定他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合同战略教师。
毕业典礼前,抗美援朝前线战争十分激烈,军事情况紧急,用人迫在眉睫。 志愿军总部派出3名师级干部和1名团级干部赴前线报到。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提名武效贤返回老部队,12军34师106团带军作战,军事学院无法挽留他。 能接受上司的号召为祖国出征,这四位被选中的同学深感自己的荣誉,同学们无不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真正的军人,只有在战场这个舞台上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只有在激烈的战火中才能尽情演绎人生的华彩乐章。 由于祖国的信任,上司的信任,武效贤充满了荣誉感和使命感。 在那青春和热血燃烧的岁月里,我的心也热情澎湃。 我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要求院领导去前线的报告。 我要和我爱的人一起征服沙场!
向大学领导和同事们告别,我们打算马上出发。 出发前,刘伯承院长亲自和我们谈了话。 他命令武效贤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战场上,打出水平,打出战绩。 刘院长特别表扬了我从金陵女子大学的大学生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 学院教学、管理表现出色,现应祖国号召,主动赴前线,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看到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妇,院长深深地祝福了我们。 他命令我们不仅要打赢仗,还要平安返回南京。
2 .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鸭绿江
在南京下关站,我们坐了北上的军队排。 我们的行李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背包和军用挎包。 背包是被子里系内衣的,军用挎包上系着釉瓷杯子,杯子上印着最可爱的人。 在军队队伍里我认识了几个女同志,大家都大谈特谈。 也有人第一次坐电车,第一次出远门。 因此,我还是很兴奋。 我们来自不同的部队,但我们的目的地不约而同,我们都去朝鲜抗美援朝,保卫家园保卫国家。 下火车的时候,我们互相珍惜,战争结束后,回国再见吧。
列车终于到达鸭绿江边境的终点宽甸站。 从车窗一眼望去,小昆丁站满了上下的志愿军军人。 有放哨集结的部队,有散兵寻找自己队伍的部队,也有接人送人的军人。 士兵们先请首长先走,我跟着丈夫先下火车。 突然听到有人叫团长,志愿军军人跑到我们面前,给我们行了军礼。 武贤的老警卫蒋铭生来了,奉命来部队接我们俩。 武效贤向他介绍说“我太太杜念沪”。 我们互相低头,笑着,即使认知了。
边境附近广阔的地区,风景秀丽,山清水秀。 远望的群山中,也隐约可见山间瀑布。 我们坐回部队的吉普车,先向三兵团指挥部报告。 上级任命武效贤为106团长,作为牺牲的宋崇魁团长的继承人。
06团是武效贤的老部队,回106团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我被分配到106集团的干部股担任干事。 发布命令后,指挥部首长留下武效贤,部署作战任务。
会客室里,坐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同志,表情阴沉。 我主动自我介绍。 我们正好打算进入朝鲜,106团长牺牲了。 丈夫当了106团长,正在接受任务。 这位女同志含泪说:“我要回国,去北京人民大学学习。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悲伤和失落。 就在那时,警卫让我出发了。 我匆匆和这位女同志告别,祝她回国学习顺利。
吉普车不停地行驶,前往三八线附近金城防区驻扎的106连队。 第一次上前线,我充满信心,充满兴奋和期待。 吉普车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疾驰,上下颠簸。 山路荆棘丛生,路边植被覆盖云层遮天蔽日。 太阳渐渐沉向远方,残阳悲伤地照着远处山坡上密集的志愿军墓碑,我的心一阵强烈。 战争的无情和残酷的阴影就像恶兽一样,不知不觉中出现了。 三天前,南京盛夏的火炉般的闷热,随着中途逼人的寒冷,突然消散了。
在车里,我谈到了这个女同志去北京人民大学学习的事件。 警卫蒋铭生在旁边说:“上面有不成文的规定,团以上的干部牺牲了。 他们的太太可以去北京人民大学学习。 插入说:“这是对组织上烈士遗孀的关怀。” 武效贤敲了蒋铭生的头:只有你聪明,乌鸦嘴! 车开得很快,但我们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大家都不说话。 前途广阔,胜利之路总是艰难而茂密。 我们悄悄地预感到,我们迎来了血与火的洗礼,大战的恶战在等着我们。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来到了鸭绿江畔。 雄伟的鸭绿江大桥就在眼前。 桥头有推进队,在那里载歌载舞,击鼓,欢送过河进入清晨的部队。 桥上挤满了各种大小的车辆,背着背包和行李的志愿军步兵部队精神饱满地走向了桥的对面。 它真是雄赳赳气昂昂,越过鸭绿江! 看到这些步行进入朝鲜的军人,我奇怪地问武效贤。 这些志愿军士兵行军,怎么也没被绑住? 武效贤迅速扼要地作了如下叙述。 过去乘绑腿行军很早,四九年进军大西南时,我们部队都坐汽车。 过去被子弹击中后,常常造成勾结伤。 现在的子弹太严重了,爆炸燃烧,打绑腿受伤后再脱反而很麻烦,所以部队不打绑腿。
吉普车穿过鸭绿江大桥,映入眼帘的是朝鲜的异国风景。 不仅是志愿军部队,朝鲜人民军部队也随处可见。 穿着民族服装的朝鲜老人和妇女,用背在背上的小木制架子为部队运送粮食弹药等各种作战物资。 最引人注目的是穿着朝鲜人民军军服的女交通警察,有交通要道时,可以看到她们被仔细训练指挥交通的美丽身影。 在那个戎马偃薗的时代,是我们心中明亮的风景。
越往三八线方向走,道路损害越严重。 道路上到处都是敌人的飞机投下炸弹炸毁的大洞。 我们的吉普车在这条崎岖、破烂的山路上颠簸着跳跃。 我双手紧紧抓住汽车的方向盘,仿佛五脏六腑都要翻出来从嘴里吐出来一样,我的头好几次翻过来撞到屋顶,露出了一个大包。 我们有时得等朝鲜工人修补路面,有时还得和民工一起把我们的车抬上路障。
经过平壤时,恰逢平壤遭到敌机大规模轰炸,我们等了很久才得以继续前进。 车一过平壤,平壤市内满目疮痍,满是废墟。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路基被连根拔起,路面凹凸不平,分不清东西南北。 残缺的尸体,到处可见。 电线杆上粘着带头皮的长发,空的气息中弥漫着血腥的恶臭。 被劫持的朝鲜老人、妇女和孩子们无法掩埋和灭火尸体,只能勉强拯救奄奄一息的幸存者。 作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二十二岁女大学生的我,内心崩溃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悲惨的人类惨状,有一种像沉入地狱一样的心情。
从平壤到金城附近的驻军基地,需要通过很多封锁线。 由于我军没有空权,敌机每天都包围着重要的交通补给线封锁轰炸。 我军在整个战线上分不清前线后方,几乎被炸了,非常被动。 我们只能探索敌人飞机轰炸的规律,等待时机,看着大头针突破封锁线。 团长是高级指挥官,部队特别重视我们的安全。 终于到了时机,我们的吉普车加大了马力,冲破了封锁线。 经过三天艰苦的旅行,1952年8月1日,我们平安抵达106组驻地。
在这紧张和紧张的日程中,我的身体很痛苦。 发现没有食欲、恶心、呕吐,是怀孕反应。
标题:“从金陵女大走向上甘岭战役(三)领命出征”
地址:http://www.nzfgj.org.cn/nhtt/10664.html